【初次點校】:丁不二
【再次點校】:暫無
【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第18冊?經部12?易類
【臣】等謹案《易象意言》一卷。
宋蔡淵撰。淵,蔡元定之子,蔡沈兄也。嘗從學于朱子,故闡易理者居多,而不廢漢儒互體之說,則兼言象數,又其家學矣。夫易即象數以寓理,京、焦諸家流為術數占候之學,固失聖人之本旨。自王弼之易既行,儒者遂置象數于不講,而所謂理者,亦漸流為空談矣。淵是書以易象為名,而所言皆即象以窮理,蓋易學之能酌其中者。世無傳本,故朱彝尊經義攷以為已佚。永樂大典所載,首尾完具,猶當時祕府舊本。謹録而傳之,俾學易者有攷焉。
乾隆四十六年五月恭校上。
總纂官
【臣】紀昀
【臣】陸錫熊
【臣】孫士毅
總校官
【臣】陸費墀
【初次點校】:丁不二【再次點校】:暫無【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第12冊?經部06?易類(宋)程大昌撰《易原》提要【臣】等謹案《易原》八卷,宋程大昌撰。大昌...
周易舉正三卷,舊本題唐郭京撰。京不知何許人,崇文總目稱其官為蘇州司戶參軍。據自序言御注孝經,刪定月令,則當為開元後人。序稱曾得王輔嗣、韓康伯手寫真本,比校今世流...
【臣】等謹案《讀易舉要》四卷,宋俞琰撰。是書文淵閣書目、焦竑經籍志、朱睦?授經圖皆著於録,然外間傳本殊稀,故朱彝尊經義考亦云未見。今惟永樂大典尚散見于各韻之中,...
(漢)揚雄撰《太玄經》介紹《太玄經》,西漢末年揚雄撰,也稱《揚子太玄經》,簡稱《太玄》、《玄經》。揚雄撰《太玄》,將源于老子之道的玄作為最高范疇,并在構筑宇宙生...
[清]王宏撰《周易筮述》書籍介紹 《周易筮述》清王宏撰撰。八卷。《四庫全書》本。王氏因朱熹曾謂“《易》本卜筮之書”,故作此編,以述其義。《四庫全書提要》指出:“...
(元)許衡撰《讀易私言》【初次點校】:丁不二【再次點校】:暫無【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第22冊?經部16?易類(元)許衡撰《讀易私言》提要【臣】等謹案:讀...
《易圖明辨》,10卷。卷一辨河圖洛書;卷二辨五行九官;卷三辨《參同契》;卷四辨龍圖、易數鉤隱圖;卷五辨《啟蒙》圖書;卷六、七辨先天古易;卷八辨后天之學;卷九辨卦...
《易小帖》是毛奇齡門人所編輯而成者,所以中間會穿插門人所說的註解。此書特色,徵引前人訓詁,糾正其當時易學家論易的過錯,對於王弼易,以及陳摶所傳的象數易攻擊最力,...
(元)蕭漢中撰《讀易考原》【初次點校】:丁不二【再次點校】:暫無【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第25冊?經部19?易類(元)蕭漢中撰《讀易考原》提要【臣】等謹案...
【初次點校】:丁不二【再次點校】:暫無【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第11冊?經部05?易類(宋)吳沆撰《易璇璣》提要【臣】等謹案:易璇璣三卷,宋吳沆撰。沆字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