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淺述〗八卷。清陳夢雷(1651—1741)著。夢雷字省齋。一字則震,晚號松鶴老人,侯官(今福建閩侯)人。康熙初進士,官翰林院編修,緣事謫戍十余年,后釋還,校正銅板,編修《古今圖書集成》,雍正初復緣事謫戍,卒于戍所。是書成于康熙三十三年,乃其初到戍所尚陽堡時所作。大旨以朱熹《周易本義》為主,參以王弼《注》、孔穎達《疏》、蘇軾《傳》、胡廣《大全》、來知德《注》等,凡諸家所末及,或所見與《本義》至異者,則別發己意,論說之。所據、參之書,乃行篋乏之僅有,故參據無多,故其《凡例》稱:“解《易》數千家,未能廣覽”。夢雷以為:《易》之義蘊;不出理、數、象、占、顧數不可顯,理不可窮”,故但寄之于象,知象則理、數在其中,而占亦可即象而玩。故所解,以明象為主,持論多以人事,沒有諸家言心言天、玄幻之離說。其解理,雖多尊從朱熹,然又不取朱子卦變之說;取象,雖兼采來知德,然又不取來氏錯綜之論。故說解取論不專持一家,多有心得之說。未附三十圖,乃其友楊道聲所作,穿鑿煩碎,實不可取。有《四庫全書》本,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庫全書選輯》影印本。
陳夢雷(1650-1741年)字省齋,晚號松鶴老人,福建侯官縣人,康熙九年進士。康熙四十年十月開始編纂《圖書彙編》,也就是後來的《古今圖書集成》,但雍正皇帝刊印時將其名字刪去。
康熙十二年(1673年)陳夢雷回鄉省親,剛好遇到三藩之亂,陷於耿精忠叛軍之中,因此與同籍的李光地合署上疏,透過同為閩籍的大臣富鴻基向朝廷說明情況,以表忠心,但李光地暗中刪去陳夢雷之名,後來耿精忠投降之後,李光地一路官運亨通,平步青雲,反觀陳夢雷卻因此獲罪。原本罪當問斬,後來輾轉獲釋,但被流放到奉天尚陽堡。陳夢雷因此而與李光地絕交。
《周易淺述》也是陳夢雷流放尚陽堡的時候所著,其易學「理數象占」四者兼重,提要說:「持論多切于人事,無一切言心言天、支離幻冥之習。其詮理雖多尊朱子,而不取其卦變之說。取象雖兼采來氏,而不取其錯綜之論。亦頗能掃除轇轕。」
注:內容缺以下部份
八卦小成圖說
六十四卦衡圖說
楊道聲先天卦配河圖圖說
楊道聲后天卦配河圖圖說
楊道聲先天卦配洛書圖說
楊道聲后天卦配洛書圖說
先天主生后天主克圖說
楊道聲圜圖左旋配節氣圖說
楊道聲圜圖右轉以生六十四卦圖說
楊道聲圜圖陰陽對待圖說
楊道聲圜圖卦次圖說
楊道聲圜圖初爻圖說
楊道聲圜圖二爻圖說
楊道聲圜圖三爻圖說
楊道聲圜圖四爻圖說
楊道聲圜圖五爻圖說
楊道聲圜圖上爻圖說
楊道聲圜圖雜撰圖說
楊道聲方圜總論
方圖縱橫八卦圖說
方圖經緯圖說
楊道聲方圖六十四卦相交圖說
方圖縱衡貞悔圖說
方圖陽貞陰悔圖說
方圖分內外圖說
方圖天地相交之圖說
楊道聲方圖合圖說
三十六卦錯綜圖說
陳法撰《易箋》書籍介紹 《易箋》·八卷(山東巡撫采進本) 國朝陳法撰。法字定齋,貴州安平人。康熙癸巳進士。官至直隸大名道。其書大旨以為《易》專言人事,故彖爻之辭...
《讀易述》(又名《洗心齋讀易述》)十七卷。明潘士藻著。潘士藻(1537—1600)字去華,號雪松,江西婺源人。萬歷十一年(1583)進士,歷官御史,謫廣東布政司...
(清)李光地撰《周易通論》提要欽定四庫全書經部一周易通論,易類提要【臣】等謹案:周易通論四卷,國朝李光地撰。光地字厚菴,安溪人,康熙庚戌進士,官至大學士,諡文貞...
[清]李光地著《周易觀彖》介紹 〖周易觀彖〗十二卷。清李光地著。光地生平見《周易折中》。是書惟解說《卦傳·天地定位》一章,發明《易》理,兼證以《易》象,于數則略...
[明]董守諭撰《卦變考畧》作者簡介 董守諭,字次公,鄞縣人。舉人。魯王監國,召為戶部貴州司主事。時熊汝霖、孫嘉績首事起兵,然皆書生,不知調度。乃迎方國安、王之仁...
[明]林希元撰《易經存疑》介紹 〖易經存疑〗十二卷。明林希元撰。希元字茂貞、號次崖,福建同安(今屬廈門)人,正德十二年(1517)進士,授大理評事。歷官廣東提學...
〖古周易訂詁〗十六卷。明何楷撰。楷字玄子,福建漳州人。天啟五年(1625)進士,崇禎間遷工科給事中,唐王時為禮部尚書。博綜群書,尤邃于經學。著有《詩經世本古義》...
作品信息 點校狀況 作品名稱: 橫渠易說 底本出處: ?網絡通行版本 作品別名: 無 參校版本: 網絡通行版本 作者: 北宋張載 初次點校: 簡校 創作年代: ...
[宋]方寔孫撰《淙山讀周易》點校說明 【初次點校】:丁不二 【再次點校】:暫無 【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第19冊?經部13?易類 [宋]方寔孫撰《淙山...
宋朱熹(1130-1200)撰,宋朱鑒(1190-258)編。哲學《周易》研究著作,二十三卷。朱鑒字子明,朱熹長孫,以蔭補迪功郎,官至湖廣總領。見《閩中理淵源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