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四庫全書*易經(jīng)通注卷三*大學(xué)士傅以漸
左庶子曹本榮撰
上經(jīng)
?【兌下坤上】
臨:元亨利貞,至于八月有兇。
臨非君子,果凌逼于小人。二陽浸長,正大之氣如日初出,光焰逼人,小人自無可抵?jǐn)痴撸瑒菘纱笮小H挥直匾岳碜猿侄懷桑阒^朝廷之上遂無奸邪。自復(fù)卦一陽之月至遯卦二隂之月,隂長陽遯,數(shù)不過八,可不早思所以防之乎?
彖曰:臨,剛浸而長。
以卦體釋卦名義,二陽浸浸上長,小人不覺退聽也。
說而順,剛中而應(yīng)。
卦德內(nèi)說外順,和平不流,矯激舉動,不逞意氣也。卦體九二剛中,六五應(yīng)之,天德自強(qiáng)而不過,又復(fù)得行君志也。所為元亨在此,所為利貞亦在此。
大亨以貞,天之道也。
此大亨以正,豈特君子臨小人之道哉?天之道也。陽氣盛隆,肅殺自消,不期然而然者,正而已矣。利貞之戒,觀天益明。
至于八月有兇,消不久也。
言雖天運(yùn)之當(dāng)然,君子宜知所戒。
象曰:澤上有地,臨。君子以教思無窮,容保民無疆。
地臨于澤,是上臨下。臨民不可無教,勞來匡直,又從而振德,與兌澤同其深也。臨民不可無養(yǎng),容受而保愛,直使之樂其樂而利其利,與坤地同其厚也。小人潛化于其中矣。
初九,咸臨,貞吉。
卦惟二陽徧臨四隂,故二爻皆有咸臨之象。初九剛而得正,故道可大行而吉。
象曰:咸臨貞吉,志行正也。
欲行正道於天下,豈植黨求勝,務(wù)洩不平哉?
九二,咸臨,吉,無不利。
君子每患勢孤,二與初共為咸臨,剛得中而勢上進(jìn),故吉,無不利也。
象曰:咸臨,吉,無不利,未順命也。
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小人黨邪,尚未順命,君子不得不進(jìn)而臨之,豈恃勢哉?
六三,甘臨,無攸利。既憂之,無咎。
隂柔不中正,而居下之上,自憂不能見容,故以甘說臨,君子何利之有哉?然即此知所憂懼之心,改行從善,君子亦不追其既往而咎之矣。
象曰:甘臨,位不當(dāng)也。既憂之,咎不長也。
位不當(dāng),是無德可憂。知憂,咎自不長,何可不憂也?
六四,至臨,無咎。
處得其位,下應(yīng)初九,不以勢分拘,不以毀譽(yù)間,相臨之至,如膠如漆,得為相用人之體,何咎之有?
象曰:至臨無咎,位正當(dāng)也。
有柔正之德,自與剛正之賢契之深,而相臨獨(dú)至也。
六五,知臨,大君之宜,吉。
君臨天下而自任其知,適為不知。六五以柔居中,下應(yīng)九二,不自用而任人,是明目達(dá)聰,得大君之宜者,教思容保之治成矣。
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謂也。
大君之宜,何以惟賢是從?我有中德,任人正行我之中,非懲苛察之過也。
上六,敦臨,吉,無咎。
居卦之上,處臨之終,敦厚於臨,化成久道,正所謂容民無疆者。
象曰:敦臨之吉,志在內(nèi)也。
四海皆吾一體,所以能敦也。卦以凌逼小人為義,上三爻獨(dú)惓惓于知人安民之間,貞字精神乃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