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禪解》是智旭為了融合儒佛思想,47歲時所著。其以禪解《易》,一是從佛法的角度,用“約佛法釋”的形式,如一約果后垂化,二經秉教進修,一約佛果八相,二約內外四眾,一約得邊,一約失邊,約理即釋,約佛法六即釋,約修證等等,文中多達131處;二是從觀心的角度,用“約觀心釋”的形式,文中有22處;此外還有約圣德釋、約世道、約圣學等形式,真正體現(xiàn)了以禪入儒、誘儒知禪的指導思想。行文上或者采用直陳式,或者采用問答式,做到了不拘一格。
易學和佛學都是博大精深的學問,會通儒家與佛家,以禪解易是一門既古老又新穎的交叉學科。在《周易》的義理、象數(shù)和古史等研究路徑中,以禪解易是其中一較為特殊的研究門類。明代僧人智旭是禪易會通的集大成者,《周易禪解》為其代表性著作。
智旭(公元1559-1655年),明末僧人,俗姓鐘,名際明,字藕益,又名聲,字振之,號八不道人、北天目道人,又從所居稱靈峰老人,古吳木瀆人。少習儒書,曾誓滅釋老,著《避佛論》數(shù)十篇。年十七,因讀蓮池《自知錄序》和《竹窗隨筆 》等書,開始信佛,并全部燒毀舊論。二十四歲時從憨山弟子雪嶺剃度出家,法名智旭,后于蓮池塔前受具足戒和菩薩戒。從此游方各地,廣涉諸宗,遍學法相、禪、律、華嚴、天、凈土諸宗教義,主張禪、教、律三學融合,佛、道、儒三教一致。與憨山、紫柏、蓮池并稱明代四大高僧。晚年定居靈峰寺,崇禎年間住持江浙各地,禪學著述頗多。
底本: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5冊?經部29?易類《易象正》·十六卷(福建巡撫采進本)明黃道周撰。道周字幼元,一字螭若,漳浦人。天啟壬戌進士。崇禎中官至少詹事。明...
作品信息 點校狀況 作品名稱: 橫渠易說 底本出處: ?網絡通行版本 作品別名: 無 參校版本: 網絡通行版本 作者: 北宋張載 初次點校: 簡校 創(chuàng)作年代: ...
[宋]陳瓘撰《了齋易說》四庫提要 【臣】等謹案:《了齋易說》一卷,宋陳瓘撰。瓘字瑩中,延平人,元豐二年進士甲科。建中靖國初為右司諫,嘗移書責曾布及言蔡京、蔡卞之...
(清)李光地撰《周易通論》提要欽定四庫全書經部一周易通論,易類提要【臣】等謹案:周易通論四卷,國朝李光地撰。光地字厚菴,安溪人,康熙庚戌進士,官至大學士,諡文貞...
易翼述信清王又樸撰。十二卷。《詩禮堂全集》本。此書解《易》,專主《十翼》之義,而兼采諸家之論以為說。《四庫全書提要》指出:“是編經傳次序,悉依王弼舊本,而冠以讀...
明魏濬撰。濬字蒼水,松溪人。萬歷甲辰進士。官至右僉都御史,巡撫湖廣。內容簡介易義古象通八卷(浙江巡撫采進本)是書前有《明象總論》八篇,一曰《原古象》二曰《理傳象...
【初次點校】:丁不二 【再次點校】:暫無 【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第23冊?經部17?易類 (元末明初)趙采撰《周易程朱傳義折》介紹 〖周易程朱傳義折衷〗...
陳法撰《易箋》書籍介紹 《易箋》·八卷(山東巡撫采進本) 國朝陳法撰。法字定齋,貴州安平人。康熙癸巳進士。官至直隸大名道。其書大旨以為《易》專言人事,故彖爻之辭...
〖周易口義〗十二卷。北宋胡瑗(993—1059)口授,弟子倪天隱記述。瑗字翼之,學者稱安定先生,泰州海陵(今江蘇泰縣)人,受范仲淹推薦,由布衣官校書郎,歷官太常...
[明]熊過撰《周易象旨決錄》介紹 〖周易象旨決錄〗七卷。明熊過撰。熊過字叔仁,號南沙(或南沙子),四川富順人。喜靖八年(1529)進士、累官禮部祠祭司郎中,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