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本義集成》元熊良輔撰。12卷。良輔字任重,號梅邊。南昌人,生平不詳。此書主要輔翼朱熹《周易本義》,但也有不少地方與朱意不同。收入《通志堂經解》、《四庫全書》、《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通志堂經解》本。此書以朱熹《周易本義》為主,兼采舊說,以釋《周易》經傳之旨。其中立說亦頗有與《本義》不同者?!端膸烊珪嵋分赋?“是書前有良輔《自序》,稱‘丁巳以《易》貢,同志信其僭說,閔其久勤,出工費鋟梓’。丁巳即延祐四年。元舉鄉試始于延祐甲寅,是科其第二舉也。
熊良輔(1310—1380),字任重,別號梅邊,元南昌(今江西南昌)人,舉元仁宗延祐四年(1317)鄉貢,應進士不第,歸教鄉里。早年師事同邑遙溪熊凱,終生研易,著有《周易本義集成附錄》。另有《風雅遺音》、《小學入門》等。于《易》宗朱熹之學,認為伏羲畫卦以陽吉陰兇為義,文周系辭,“象占其本旨也”。夫子贊《易》以義理為主,“蓋象占固義理之所寓”。善學《易》者應“先求《易》之本旨(象占)然后廣而充之”。又曰:“程子作《易傳》而義理之學大明”,然只是“孔子之易”。至“朱子一以卜筮為說,然后作《易》之本旨益著”,這才是“文王周公之易”。因而廣輯眾說以闡發朱熹之義。
《周易本義集成》十二卷,元熊良輔撰。良輔字任重,號梅邊,南昌人,延祐四年嘗領鄉薦,其仕履未詳。是書前有良輔自序,稱丁巳以易貢,同志信其僭說,閔其久勤,出工費鋟梓。丁巳即延祐四年,元舉鄉試始於延祐甲寅,是科其第二舉也。考元史選舉志,是時條制,漢人、南人試經疑二道,經義一道,易用程氏、朱氏,而亦兼用古註疏,不似明代之制,惟限以程、朱,後併祧程而專尊朱,故其書大旨雖主乎羽翼《本義》而與《本義》異者亦頗多也。黃虞稷千頃堂書目稱良輔是書外有易傳集疏:不傳??家讉?strong>集疏:元熊凱撰。江西通志載凱字舜夫,南昌人,以明經開塾四十年,時稱遙溪先生,同邑熊良輔受業焉。良輔序中亦稱受易于遙溪熊氏,與通志合。截然兩人兩書,虞稷以同姓同里同時,遂誤合為一耳。
【初次點校】:丁不二
【再次點?!浚簳簾o
【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第24冊?經部18?易類
學易記,元代李簡撰?!端膸烊珪分洝J菚┎勺酉摹兑讉鳌返?4家解《易》之說,一一標示姓氏。其不注姓氏者,則為李簡之新意。撰寫體例大致依李鼎祚的《周易集解》。...
作品信息 點校狀況 作品名稱: 程氏易傳 底本出處: 欽定四庫全書 作品別名: 周易程氏傳、伊川易傳 參校版本: 作者: 北宋程頤 初次點校: 未點校 創作年代...
[宋]易祓撰《周易總義》 [宋]易祓撰《周易總義》書籍介紹 二十卷,宋易祓著。前有門人陳章序稱:“祓侍經筵日,嘗以是經進講”;又稱:“祓別有《易學舉偶》四卷...
[宋]郭雍撰《郭氏傳家易說》書籍介紹 南宋郭雍撰。十一卷。《武英殿聚珍版書》本。據《宋史》記載,郭雍之父忠孝受業于程頤,著《兼山易解》;忠孝沒后,其書散佚,雍則...
[宋]張根撰《吳園周易解》 [宋]張根撰《吳園周易解》書籍介紹 九卷,宋張根著。書用王弼注本,詮釋主義理,不及象數,亦不言《河圖》、《洛書》。注文簡要。末附序語...
【初次點?!浚憾〔欢驹俅吸c校】:暫無【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第24冊?經部18?易類(元)王申子撰《大易緝說》提要【臣】等謹案:大易緝說十卷,元王申子撰...
《周易辨畫》清連斗山撰。四十卷?!端膸烊珪繁?。此書釋《易》,專就卦畫為之詳辨,雖或不免附會之失,然亦頗有揭明精理之處?!端膸烊珪嵋分赋?“是書大旨,謂一卦...
《御定易經通注》基本介紹 書名:《御定易經通注》、《易經通注》 作者:【清】勅大學士傅以漸、【清】日講官曹本榮 卷數:九卷,四卷 年代:順治十五年十月 《御定易...
書籍簡介 南宋董楷撰。十四卷。《通志堂經解》本。此書將程頤《周易程氏傳》和朱熹《周易本義》合為一帙,并采輯程、朱論《易》之說別見他書者作為附錄,故題曰《傳義附錄...
[唐]史徵撰《周易口訣義》簡介 〖周易口訣義〗六卷。唐史徵撰。史徵,生平不詳,據《崇文總目》載,知為河南人,《直齋書錄解題》考其為唐或五代人,朱彝尊《經義考》定...